杏运娱乐首頁

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

   >> 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   首頁 -> 杏运娱乐 -《杏运与众不同》尽在我们的平台! -> 紀檢監察 -> 清風校園   今天是:
愛廉說 | 清詩美政逐年新
發表時間: 2023-03-29      【稿件來源】:     字體: [][ ][ ]
2023-03-29 17:14:00

  來源😅: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     日期♻️:2023-03-24

  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。他不僅集理學之大成✨,寫的詩同樣膾炙人口⛓,“等閑識得東風面,萬紫千紅總是春”這樣的千古名句不乏其例。朱熹寫詩並非自娛自樂🧑‍🍳,亦非追求詩名,而是表達自己的思想。他曾擔任泉州同安縣主簿、南康知軍、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、漳州知州、潭州知州等🧖🏼‍♀️,積累了大量的行政經驗👩🏻‍💻,也在實踐中磨煉了自己的品性和人格。朱熹的三首廉詩充分反映了他對為官之道的認識和體悟。

  蔥湯麥飯兩相宜

  “蔥湯麥飯兩相宜,蔥補丹田麥療饑🧘🏻‍♀️。莫道此中滋味薄⟹🙅🏽,前村還有未炊時。”

  朱熹這首詩是寫給自己女兒的🚶‍♀️。南宋淳熙九年(1182年)11月,剛剛從浙東卸任的朱熹到女兒家探親🎡。女兒大喜過望——父親長年公務繁忙,很難來家。到了午飯時間,女兒才發現家中沒有好點的食材款待父親👱,只能勉強東拚西湊做出一頓“蔥湯麥飯”,也就是用小蔥熬湯、麥子煮飯🗂。

  家宴如此草草🤙🏿,女兒滿臉愧色,生怕讓父親覺得被怠慢了。朱熹卻很是欣慰🌬,風卷殘雲吃完,又索紙筆題詩𓀊:“蔥湯麥飯兩相宜,蔥補丹田麥療饑👨🏼‍🦰。莫道此中滋味薄👨‍👩‍👦‍👦,前村還有未炊時。”蔥湯和麥飯搭配起來挺好的,既能滋補身體又能管飽,也不要嫌棄它沒啥滋味☸️🚼,有人連這個也吃不上呢🏓。詩寫得淺白通俗,就像一位慈愛正直的父親與女兒說的家常話,女兒一讀也便明白父親心意🍛,頓感釋懷。

  朱熹寫這首詩並非大言欺人🧊、惺惺作態🚵🏼🦸🏽‍♂️,而是吐露自己真實的心聲。作為一個曾經負責沿海地區茶葉、食鹽專賣工作的官員🈂️,他並未利用職務之便大發橫財,更沒有喪失安貧樂道的儒者本色,而是遵循“明天理🧑🏼‍🌾、正人心🧝‍♀️🙆🏽、崇節義、厲廉恥”的准則,終生踐行。

  他從來不是一個貪財的人。按照當時的慣例,下屬在上官生日時要贈送壽金🧥。朱熹的弟子也認為似乎“看亦只可量受”,覺得可以按照慣例適當接受,但是朱熹毅然回答:“某在浙東👇🏿,都不曾受🧑🏼‍🤝‍🧑🏼。”(《朱子語類》)以此來表明心志👨🏽,並激勵、督責弟子清廉為官。

  朱熹平日生活更是清苦👠,從不貪圖物資富足,家中甚至常常斷糧🦌,“其自奉則衣取蔽體⚠️,食取以腹,居止取足以障風雨👲🏻💾,人不能堪,而處之裕如也”🤙✵。到了晚年,他為了維修漏雨的住房,甚至要向別人借貸才能實現👆🏼。宋孝宗評價其為“安貧守道🥬,廉退可嘉”,辛棄疾更是大為讚賞其清廉節操,稱其為“曆數唐虞千載下🦻🏻,如公僅有兩三人”(《壽朱晦翁》)。

  度量無私本是公

  “度量無私本是公,寸心貪得意何窮🤸🏻‍♂️🥊。若教老子莊周見,剖鬥除衡付一空。”(《題米倉壁》)

  朱熹這首詩是寫在囤米的倉庫牆壁上的。他長期生活在民間,深知民情,主張“天下國家之大務,莫大于恤民”🍽。乾道七年(1171年),閩北地區洪水泛濫🎴,朱熹正閑居崇安縣開耀鄉五夫裡,無官職在身,並沒有救災職責👩🏼‍🦱。他卻多日奔走,考察災情👩‍🦱。他發現過去官府的義倉覆蓋範圍有限,救災不及時👮🏿,且當地部分官員存在不作為現象🤓。于是,他一邊向朝廷上書救災,一邊動員鄉紳修建社倉,幫助解決百姓災年生計問題👳🏻‍♂️。

  社倉竣工時,朱熹親撰《建寧府崇安縣五夫裡社倉記》,制訂了經營管理辦法🙏,即《社倉事目》。後來,宋孝宗將朱熹的《社倉事目》“頒詔行于諸府各州”,俗稱“朱子社倉法”,成為通行全國的救荒儲糧制度規定🚵🏽,可謂是造福了天下蒼生。

  為了警醒主管社倉的“鄉官士人”💇🏻♠︎,朱熹還親自為社倉題了一首詩1️⃣:“度量無私本是公,寸心貪得意何窮。若教老子莊周見,剖鬥除衡付一空”𓀎,希望他們能夠一心為民🧏‍♀️👩🏽‍🦳、秉公做事,切莫心存貪念,也不要有太多私心,更不能算計、坑害老百姓🕕。

  朱熹經常告誡學生做官一定要恪守一個“公”字💆‍♂️,嚴防一個“私”字。“官無大小💁🏽‍♀️,凡事只是一個公。若公時👩🏼‍🎨,做得來也精彩。便若小官📑👩🏻‍🎤,人也望風畏服。”“大抵君子小人只在公私之間🫲🏿。”“惟公然後能正。公是個廣大無私意🍨,正是個無所偏主處。”這些言論都是在說明一個道理🎖🛌,那就是無論是為人🌰,還是做官,都要公私分明、公道正派,不可因私廢公,拿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。

  只願從今更無倦

  “撫摩凋瘵為心切,摹寫風煙著語親🫂。只願從今更無倦,清詩美政逐年新。”(《謹次縣大夫見屬之韻》)

  朱熹這首詩是寫給一位“縣大夫”也就是縣令的,充滿了對這位縣令的期許勉勵,希望他關注民生🪴、不辭辛苦🙅🏽‍♀️。詩中的“只願從今更無倦”也是朱熹平生自況🩰。他常常說“大抵守官且以廉勤愛民為先”,也就是做官特別是擔任地方主官,要廉潔、勤政、愛民👮🏿。勤政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。

  當時南宋官場有一些陋習🫡,冗官庸官不作為現象時有發生。朱熹對此非常痛恨👨🏽‍🦳,“今世士大夫惟以苟且逐旋挨去為事🤦🏽,挨得過時且過。”對這些得過且過🦖、苟且混日的官僚嗤之以鼻。

  他不僅如此說🧑🏿‍🎨,更是身體力行🤟🏻。早在青年時代初入仕途𓀃、擔任同安主簿時🧑‍🎓,便“蒞職勤敏,纖悉必親”“苟利于民🟧,雖勞無憚”,做了很多官員懶得去做👩‍⚖️💚、不願去管的事務和工作,“縣中許多簿書皆當管,許多賦稅出入之簿,逐日點對僉押,以免吏人作弊”👩‍🚀🍁。正是因為他在基層時期便立志于勤政🔽,所以積累了大量的行政經驗,能夠對相關事務心中有數,不至于被輕易蒙蔽。

  朱熹在浙東做官時,通過調研,發現了管理倉庫的官吏應付上級檢查的招數。“每常官吏檢點省倉,則掛省倉某號牌子;檢點常平倉,則掛常平倉牌子。”也就是說朝廷撥款建設了“省倉”“常平倉”兩種不同的倉庫,但負責管理倉庫的官員卻把兩種倉庫修建在一起💸,當上級來檢查省倉的時候,就掛上省倉牌子;當上級來檢查常平倉的時候,就改頭換面🛋👲🏿,掛常平倉牌子。這樣每次檢查,裡面囤積的貨物都是充足的🧑🏿‍🎨。對此,朱熹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🧑🏻‍✈️,“只是一個倉🫰🏻,互相遮瞞”🎫,要求整改,“常平倉與省倉不可相連🧑🏽‍🎄,須是東西置立,令兩倉相去遠方可。”

  當時南宋官場迎來送往的風氣較重,有一定級別的官員路過本地,本地主官常常會送些路費🔡。這筆錢從公款裡出🛢,且沒有一定之規💅,少則一千錢,多則五千錢💆,多少全憑主官心意🧏🏿‍♂️。朱熹對此十分氣憤🧑🏿‍💻,“某見人將官錢胡使🤵🏿‍♀️,為之痛心🐽!”于是🥧,他擔任地方主官時,懲罰受賄行賄者,制止官場行賄饋贈現象,還采取嚴厲的督查措施,把緊行政事務辦理的各個環節💁‍♀️,要求官吏清清白白“交割職事”,對有作弊索禮行為者,追究到底,嚴懲不貸➕,督導官吏正直理政。

  《宋史》記載,宋孝宗在得知朱熹的事跡之後,忍不住稱讚道:“朱熹政事卻有可觀!”朱熹的確不是只在書齋中坐而論道🫣、誇誇其談💧,而是在廣闊世界中踐行自己的理想和思想。他的言傳身教🛐📷,也深刻影響了弟子和後學🚓,後世湧現出一大批具有道德操守🏌🏿‍♂️、清正廉潔的官員。

>>> <<<
【編輯】:
【來源】👩🏻‍🦯‍➡️🧓:
杏運娛樂